不得不說,在2021年問世的Ioniq 5可說是擁有目前市面上電動車之中最吸睛的設計手法,而且很可能沒有之一。造型上幾乎完整致敬HYUNDAI自己首款量產車Pony,但在保有復古掀背輪廓的同時又能導入圓潤倒角、隱藏車門把手與Parametric Pixel像素燈組這些未來元素,即便細節質感並未臻至完美,但已經成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要作為開啟一個全新世代的敲門磚,Ioniq 5的能耐豈止於設計層面,不論是空間、使用體驗甚至是駕馭感受的部分,都讓從業資歷並不淺的我們對於「一輛車可以做什麼」這件事,有了更新的體悟,而這都拜Ioniq 5搭載的全新E-GMP平台所賜。 第一個讓我們出乎意料的地方,還是在於外觀上,不過並不是剛剛到的設計層面,而是Ioniq 5的車身尺碼實在太具欺騙性!雖然看起來就是一輛復古又帶點未來感的中型掀背,但你知道Ioniq 5除了車高比較矮之外,車長跟車寬都比Tucson這款中型SUV都要來得更大嗎?

外觀充滿未來設計感,首次採用蚌式引擎蓋設計,再結合象徵未來感的 Parametric Pixels 參數化像素設計與立體幾何線條,展現經典與未來巧妙融合的前衛視覺形象,激發承接未來的更多想像。

而這部分的功勞實在該給E-GMP平台記上一筆。少了傳統的引擎室與傳動軸的限制、改以不太佔空間的馬達與電池組給取代,連帶讓車輛的前後懸跟懸吊系統設計上帶來極大的彈性,當然對空間佈局的利用上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HYUNDAI設計師可以把一輛比自家中型SUV還要大的車體設計成掀背車的樣子,當然也可以讓車內的空間最大化。

少了過去傳統燃油引擎部件的限制,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放大車內乘客可以利用的空間範圍,同樣地設計師們也可以突破過去哪個級距車型就只能有哪些空間配備的窠臼,就像是這次我們試駕的Ioniq 5,你能想像哪一輛中型房車/SUV的前座塞得下兩張Ottoman座椅?

但Ioniq 5就是辦到了,過去只能在MPV或是旗艦房車上看得到、而且僅限後座的全傾倒座椅,現代的工程師們在一輛中型電動車的前座上實現了。前座如此,後座的椅背調整跟前後滑移功能當然也不缺席,整體空間的利用相當彈性,幾乎同級空間利用的典範。

而白色內裝讓人有舒適又時尚的氛圍在智慧整合全方位的數位虛擬科技下,Ioniq 5打造出科技數位駕駛座艙。車門手扶的材質設計也想當有巧思質感更為提升,雙 12.3 吋數位儀錶與中控觸控螢幕整合所需行駛資訊與操控介面,提供直覺、便利與人性化的操作體驗,展現高科技感受的未來駕馭。 後行李廂在後排座椅倒後則提升到 1591 公升。滿足了出遊露營裝備不怕放不下的窘境。

不過Ioniq 5最令我們經驗、也是最突破窠臼的功能,那絕對非V2L功能莫屬。其實燃油車時代的車款就有不少是具備家用插座、且可以連接高功率電器的例子,到了電動車時代,內建的大電池對於外接電器這件事更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功能,不過很可惜地現在支援這項機能的品牌還只是少數,目前國內更僅有HYUNDA/KIA一家而已。

不得不說從充電孔插上延長線,一次連接電烤盤、熱水壺甚至是氣炸鍋這些在家同時使用都有跳電風險的高功率電器,在Ioniq 5上都能順暢使用的經驗真的顛覆過去的認知,同時你也不必擔心電流過大或是耗費過多電力,這疑慮都可以透過電量管控的功能來解決。而這個體驗就像是開著一台超大的行動電源到處跑,說Ioniq 5是新一代露營神車也不為過吧?

說到這邊好像還是沒有提到太多Ioniq 5的駕馭感受,而這部分也是另一個現代電動車出乎我們意料的地方,雖然可能並不是驚奇的那種。這次試駕的頂規EV500有著306hp/61.9kgm的不俗動力輸出,車名又被冠上Performance,當然會對於整輛車的性能表現有所期待。 但踩下電門後,你會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大腳下去還是能感受到一些貼背感迅速襲來,不過很明顯地車頭抬升的現象變得非常輕微,幾乎不像是過去試駕任何電動車會有的猛爆加速感受,一切加速都在迅速且平滑的過程中完成;這部分的感受就算到彎道中也一樣,偏長的懸吊行程帶來的是側傾略多但支撐性依舊不錯的舒適路感回饋,配上即時但又不躁進的動力循跡輸出,整體來說開起來就像是一輛安靜平穩又迅速的豪華房車,反而不像外觀或是車給人的動感意象。這不是貶義,而是規格數據與實際體驗下的反差感,或許這樣的調校更貼近普羅大眾的用車習慣吧!

Ioniq 5無論是在視覺、使用體驗甚至是駕馭感受上,都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驚喜之處,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是顛覆我們過去對於車輛的想像。光就這一點來看,眼前的現代已是未來。